第两百二十二章减轻老百姓们的压力

    “我愿意!”

    “我想去下海创业!”

    “陈书记,批准我吧!”

    陈宜山书记发现,这些主动的提出要下海创业的人,都是一些被老一辈人压着,职位迟迟得不到提升的年轻人。

    陈宜山无法改变县政府的大局,但对于这些想要投身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年轻公务员们,也不会阻拦他们的选择。

    有不少的人,都是今年才加入公务员体系的,或者是当上了公务员没几年时间的。

    他们之所以在当初报考公务员的原因,就是因为在市场经济里,找不到什么好工作。

    如今,整个南丰县都被胡台镇带飞起来了,他们在自由市场经济里,能够赚到更多的钱,自然更愿意去拥抱市场经济。

    一个又一个年轻人,主动的报名辞职了。

    陈宜山书记都一一的应允。

    当陈宜山书记的目光,扫向了杨树成县长之时。

    杨树成县长摇了摇头,开口道:“我?别看我,我还想进步呢,南丰县的政府领导班子不能少了我。”

    陈宜山点头,这也在陈宜山的预料之中。

    像陈宜山、杨树成这种有背景有靠山的人,更加适合在公务员体系里,发光发热。

    当那些年轻人,离开了县政府的会议室后。

    陈宜山书记不禁感慨起来,“我以前看自媒体上的新闻,漂亮国的公务员招人时,都会拿着一个招牌,在大街上招人,还有在岛国,岛国的公务员要扩充之时,甚至还发放奖品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如此的繁荣,人们自然而然地,就不想着去考编上岸了,反而把当公务员看作是一种束缚。”

    “虽然在咱们华夏,还暂时看不到这种弃公务员如敝履的景象,但是在南丰县,在胡台镇,这种现象已经初见端倪了。”

    “当胡台镇模式,推广到全国的一刻,咱们的财政供养人数,将会大幅度的缩减,老百姓们的生活压力,也会大幅度的减轻,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状况,也会越来越好!”

    陈宜山书记从未像现在这样的心旷神怡。

    陈宜山书记一直都想要解决,政府体量臃肿的问题,却始终不得其法。

    而眼下,最合适的时机出现了,南丰县市场经济的空前繁荣,吸引了更多的人才,让体制内的公务员们,心甘情愿地走出舒适圈,去参与到创造价值的群体当中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另一边。

    胡台镇的精兵简政,也在同步的进行着。

    程勇召开了全体镇政府公务员的会议。

    还未等程勇发话,便有公务员主动的提出了辞职的申请。

    “现在吃财政饭的人太多了,我不想继续吃财政饭了。”

    “我想成为一个创造价值的人,而不是一个被别人供养的人。”